一直做惡夢的原因是什麼:帶你從頻繁的惡夢裡逃開

 

做夢是睡覺時最神秘的一部分,即使是現代科學仍然無法完全的解釋夢是如何發生的。

但如果夢裡都是痛苦、害怕、傷心、被追趕的場景,我們通常稱之為惡夢。偶爾做個惡夢或糟糕的夢很正常,但對某些人來說,不只做惡夢很真實、或是做惡夢嚇醒,頻繁做惡夢也打亂睡眠,影響到白天的生活。

什麼是惡夢

做惡夢很真實

在研究統計中,多數的惡夢內容大概有五種頻繁出現的場景:1.墜落;2.被追趕;3.癱瘓無法動彈;4.遲到;5.親人或朋友去世。

惡夢主要在睡眠的快速眼動(REM)期發生,也就是夜晚的後半段。在做惡夢嚇醒後,通常能清楚地記得夢境中發生的事情,許多人會感到煩躁或焦慮。醒來時還可能察覺到心跳加快、出汗等身體症狀,無法再入睡。

做惡夢正常嗎?

一直做惡夢怎麼辦

以年齡來區分,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偶爾做惡夢都很正常。大約有2%-6%的成年人則經常有惡夢的問題

有近半比例,約50%兒童則做過惡夢,兒童的惡夢在 3 至 6 歲之間最常見,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惡夢發生的頻率往往會降低。但在某些情況下,惡夢會持續到青春期和成年期。例如,一項研究發現,47%的大學生 過去兩週至少做了一場惡夢。

在不同性別中,女性則比男性更容易做惡夢,特別是青春期到中年的這段期間。

為什麼我們會做惡夢?

做惡夢嚇醒

睡眠醫學專家和神經科學家,對於我們為什麼會做惡夢,仍然在持續的討論,沒有確定的解釋。許多專家相信,做夢是心靈處理情緒和鞏固記憶的方法之一。就是是過篩一樣,將日間的體驗和情感層層過濾。那麼,惡夢可能是對恐懼和創傷情緒反應的一部分,但是需要更多研究來明確解釋惡夢的發生原因。

一直做惡夢的原因是什麼

一直做惡夢的原因

一直做惡夢的原因有哪些:

壓力和焦慮:像是經歷天災人禍後的悲傷、創傷,或是處在擔心的狀態,引發的壓力和恐懼,可能會引起惡夢。長期處於壓力和焦慮的人也更容易發展成惡夢症。

心理健康狀況: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做惡夢的比率通常會更高。患有PTSD的人經常會有頻繁、強烈的惡夢,並在夢中重覆經歷創傷場景,不僅加重了PTSD的症狀,還會導致失眠。

藥物引起:某些影響神經系統的藥物,例如抗抑鬱藥、治療帕金森病或是幫助戒菸的藥物等。

睡眠不足:如果作息時間不正常或是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會增加惡夢的風險。

恐怖電影或小說:對一些人來說,睡前看恐怖電影或小說,是晚上惡夢的來源。

惡夢對白天活動的影響

一直做惡夢代表什麼

經歷了一夜的惡夢後,許多人可能會感到白天的焦慮、緊張或憂鬱。這些情緒反應不僅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還可能影響工作表現、人際關係和日常決策。此外,惡夢可能導致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影響記憶力、注意力和創造力。

做惡夢何時該看醫生

做惡夢何時該看醫生

當惡夢開始頻繁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像是睡眠中斷、日間焦慮或恐懼,或者影響你的工作和社交活動時,就是尋求醫生幫助的時候了。此外,如果你懷疑惡夢可能與某種心理健康問題相關,或者它們似乎與特定的創傷經歷相關,那麼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評估。

  • 惡夢每週發生不只一次
  • 惡夢會影響你的睡眠、情緒和/或日常活動
  • 惡夢在你開始服用新藥物的同時開始

一直做惡夢要看什麼科,又如何治療

一直做惡夢要看什麼科

當惡夢開始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變得非常重要。面對惡夢應該看什麼科?

  • 心理科或精神科:這些科別的醫師可以幫助患者處理與惡夢相關的心理問題,如壓力、焦慮或創傷。他們可能會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等心理治療方法來幫助患者重新評估和處理惡夢內容。
  • 睡眠醫學科:專門處理各種睡眠障礙的醫生可以評估患者的睡眠模式,並提供睡眠治療建議。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睡眠監測,以確定是否存在如睡眠呼吸暫停等其他睡眠障礙。
  • 神經科:如果惡夢可能與神經系統的問題相關,如癲癇,則可能需要神經科醫生的評估和治療。

治療惡夢的方法多種多樣,通常需要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來定制。一些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惡夢的一種有效方法。它通過改變人們對夢境的認知和反應來減少惡夢的發生。此外,像暴露療法和意象排練療法也被用來幫助患者重新處理和控制他們的夢境。
  • 藥物治療:幾種類型的處方藥,醫生可能會推薦來治療惡夢,特別是心理健康問題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相關時。這些藥物可能包括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或其他影響大腦化學的藥物。
  • 生活方式的調整:改善睡眠習慣和減少壓力也是治療惡夢的重要部分。建立規律的睡眠模式、創建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進行放鬆訓練和運動都有助於減少惡夢的發生。

從生活習慣改善惡夢

從生活習慣改善惡夢

要減少惡夢的發生,首先需要關注日常生活中可能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的習慣。這包括飲食、睡眠環境、放鬆方式以及應對壓力的策略。

  • 飲食的調整:避免晚上攝入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如咖啡、茶、巧克力和高糖食品。這些食物可能會刺激神經系統,導致睡眠中斷和惡夢。
  • 創建舒適的睡眠環境:確保睡眠環境安靜、舒適且光線適宜。使用遮光窗簾,保持適當的房間溫度,並選擇舒適的床墊和枕頭。
  • 規律的睡眠模式: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每天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這有助於調節身體的生物鐘,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
  • 放鬆身心:睡前進行放鬆活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輕柔的拉伸運動。這些活動有助於減輕壓力,使身心進入一個更加放鬆的狀態。
  • 應對日間壓力: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時間管理、正念練習或尋求社交支持,可以幫助減輕日間的焦慮和壓力,從而減少夜間的惡夢。
  • 避免晚間刺激活動:睡前避免過度刺激的活動,如觀看恐怖電影或參與激烈的運動。這些活動可能會使大腦過度興奮,從而影響睡眠質量和夢境的內容。
  • 記錄夢境:保持一本夢日記,記錄下你的夢境和睡前的活動。這有助於識別可能導致惡夢的特定模式或觸發因素。
  • 心理健康的維護:如果日間的壓力和焦慮持續影響夜間的睡眠,考慮尋求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幫助。心理治療可以提供有效的策略來處理這些情緒問題。
  • 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屏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影響睡眠質量。睡前一小時內避免使用這些設備。
  • 積極的思維訓練:睡前進行積極和放鬆的思維訓練,如想象一個平靜的場景或回憶一個愉快的經歷,可以幫助減少惡夢的發生。

惡夢可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挑戰,但通過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有效地減少它們的發生。從飲食到睡眠環境,從放鬆技巧到心理健康的維護,這些改變都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並減少惡夢的影響。

▶▶▶擺脫惡夢,加點香味睡更甜

其他人也看了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