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密:熬夜的定義竟然跟入睡時間無關?幾點算熬夜真相!
想象一下這樣的情境:凌晨三點,你趴在電腦前,眼皮沉重得無法睜開,心裡卻在想著:“再堅持一下,只要完成這個工作,明天就可以好好休息。”然而,當你的身體經歷了無數個這樣的夜晚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健康狀況逐漸惡化。疲憊、焦慮、失眠、抵抗力下降,這些都是熬夜長期侵蝕身體所帶來的後果。
熬夜的定義 | 熬夜會怎樣 | 熬夜會死嗎 |熬夜猝死前兆| 熬夜會爆肝嗎 |熬夜護肝保健食品|熬夜怎麼補救
為什麼會熬夜?當明天面臨著重要工作的截止日,還是準備學校的期末考試、重要的報告,不少人可能都選擇晚點睡、甚至晚上不睡覺,花更多時間來準備。面對睡眠與其他事情的取捨時,你可能也是自然的減少睡眠來換取更多的工作或讀書時間,一晚的不睡,熬的不只是夜,還是生活的擔子,是對未來的期許。乍一看,長時間熬夜對於工作跟學習好像很有幫助。但事實上,熬夜對於大腦的思緒、情緒和身體健康都有很大傷害。而且熬夜後的第二天,可能書沒讀完,工作沒做好,還熬夜傷了身。
熬夜的定義:到底幾點算熬夜
12點?2點?每個人對幾點算熬夜的標準不同。從小長輩說:「過了11點還沒睡,就是在熬夜!」但有些人認為,凌晨1、2點才算真正的熬夜。熬夜的定義到底是在哪?
傳統觀念認為,「早睡早起」=健康,11點前入睡是最理想的作息。但現代醫學標準並不只是看時間,而是根據生理時鐘(晝夜節律)來判斷。如果長期打亂作息,例如凌晨3、4點才睡、白天補眠,會影響荷爾蒙分泌、代謝功能,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失智的風險。
「幾點算熬夜」有明確標準嗎?雖然醫學上沒有硬性規定,但專家普遍認為,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身體修復的「黃金時段」,這段時間進入深層睡眠,對健康最佳。如果經常凌晨才睡,甚至日夜顛倒,那就真的在「透支健康」了。
熬夜的定義不只是看時鐘,而是取決於你的身體狀態。專家建議,最好在晚上10點到11點間入睡,每天確保6到8小時的睡眠,才能讓身體維持穩定的節奏,睡得好,也活得更好。
長期熬夜會怎樣?
1.熬夜後精神無法集中
熬夜不睡覺會直接影響大腦的思緒和多種機能,例如導致思考變慢、創造力降低和出現無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於以創意為生的產業如媒體、廣告、設計業等,是重大的打擊,但對於這些從業人員,熬夜又似乎是司空見慣的事。
被熬掉的除了夜晚,也會干擾記憶力,尤其是短期記憶,讓人記不住也記不牢。同時,研究也發現,不睡覺的時人容易產生錯誤記憶,即使在補眠後也會損害長期的記憶。
有多項研究發現,熬夜的後果其實跟喝醉酒的情形一樣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熬夜24小時不睡覺後,一個人的表現與血液酒精含量為0.1%的人相當,這已經遠超台灣的酒駕限制(0.03%),不止酒駕不上路,熬夜後也不應駕車上路。
熬夜的另一個主要影響是白天想睡覺。大腦和身體習慣的固定的睡眠周期被打破後,很自然的會嗜睡或是出現短暫的微睡眠,連自已也沒注意到的打瞌睡幾秒,持續的與眼皮爭鬥,也會使少得可憐的注意力從手上的工作上轉移,坐著半天,工作卻還沒開始的效率低下。
2.熬夜後的壞情緒
長時間熬夜不睡覺,不僅會影響思緒,此外會引發各種情緒上的問題。不眠之夜後會使導致壓力的皮質醇上升,並引起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鬱、憤怒,而且在通宵不眠後也更容易感到沮喪和疲勞。
3.熬夜傷身體
- 當身體的器官沒法在睡眠時間得到休息時,會打亂身體作息,容易機能失調,感到倦怠感及元氣喪失。研究發現,運動員在徹夜失眠後,運動的耐力表現會衰退,大幅影響運動的成績結果。
- 熬夜容易變胖。當你在熬夜會大腦會激發吃垃圾食物的慾望,讓體重計數字隨著你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不斷飆升。
- 不睡覺的晚上,你的心臟即使不發聲,也會有許多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潛在問題,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心律不整、糖尿病和中風。
- 熬夜是膚質的大敵。當長時間不睡覺時皮膚會減少血液流量,這會導致皮膚乾燥、狀況差,眼部產生黑眼圈、浮腫,並釋放更多的壓力荷爾蒙,害你長大爛痘,還會損害膠原蛋白的產生,進而讓皺紋提早出現等等,諸般壞處。所以好好的睡一覺,會比高價的護膚保養品都來的管用。
- 熬夜傷肝。研究證實,熬夜會導致肝功能紊亂,讓肝功能的代謝能力變低,無法順利排除體內的廢棄物。
- 熬夜不睡時,要小心會引起甲狀腺亢進:會不自主的手發抖、心律不規律、呼吸不上來,脖子變粗腫大、眼睛突出等。
熬夜會死嗎?夜貓子最擔心的問題
你是不是經常熬夜工作、讀書或者追劇?然後擔心熬夜會死嗎?然後心生恐懼。
我們必須承認,熬夜確實對健康有害。長時間熬夜會導致免疫系統下降、心藏病、高血壓等多種健康問題。這些都是猝死的高風險因素。根據一些醫學研究,長時間熬夜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增加,這確
實增加了猝死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熬夜的人都會猝死,還需要考慮其他多種因素,如年齡、基礎健康狀況、熬夜的時間等等。所以這不意味著熬夜一定會導致猝死發生。
熬夜猝死前兆,當心這些警訊
熬長期熬夜會增加猝死風險。雖然猝死看似突然發生,但其實身體往往會提前發出警訊!
1. 心悸與胸悶
如果長期熬夜後,常感到心跳加快、心悸,甚至胸悶、胸痛,這是心血管負擔過重的警訊,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肌梗塞或猝死。
2. 頭暈與意識模糊
熬夜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血壓與腦部供氧,可能會出現頭暈、記憶力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短暫失去意識。
3. 持續極度疲勞
即使補眠也無法緩解疲勞,或是經常感到無力、容易喘,可能是身體過勞的警訊,應該適時調整作息,讓身體恢復元氣。
4. 手腳冰冷、冒冷汗
長期熬夜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四肢冰冷,甚至在靜止時仍冒冷汗,這可能是心臟或自律神經出問題的徵兆。
熬夜會爆肝嗎?
熬夜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但長時間熬夜對我們的肝臟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1. 肝臟功能減弱
熬夜時,我們的身體無法進行正常的休息和修復,導致肝臟的代謝和排毒功能減弱。而夜晚是肝臟修復和再生的高峰期,長時間熬夜會打破肝臟的生理節奏,使肝細胞的更新速度變慢,進而影響肝臟功能。
2. 脂肪肝的風險增加
熬夜會導致人體內荷爾蒙分泌失調,特別是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是一種可以降低血糖的荷爾蒙,當胰島素抵抗出現時,肝臟對脂肪的代謝能力會下降,導致脂肪在肝臟積累,從而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3. 長期熬夜可能導致肝炎或肝硬化
長期熬夜會使肝臟處於持續性疲勞狀態,影響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能力。這樣的情況下,肝臟容易受到各種病原體的侵襲,增加患肝炎或肝硬化的風險。
夜間是肝臟排毒的高峰期夜間是肝臟進行排毒、代謝和修復的高峰期。在這個時候,肝臟會分泌大量的膽汁,幫助身體排除有毒物質。然而,熬夜會打破這個生理節奏,使肝臟在需要最大程度工作的時候無法得到休息,進而影響其排毒功能。晚上睡覺對身體的休息、恢復至關重要。 一晚的熬夜對身體的影響,可能讓你不在意,但長期而言有潛在的嚴重傷害,甚至害你短命。
熬夜護肝保健食品有哪些
熬夜會讓肝臟超負荷運作,影響解毒與代謝功能,補充適當的營養素能幫助肝臟修復與保護。
薑黃(Curcumin)
薑黃素是強效的抗氧化劑,能幫助降低肝臟發炎反應,促進肝細胞修復,有助於提升肝臟的解毒能力,適合熬夜後補充。
✅評分:4.8 (11890則評論)
✅價格:約940元
✅適合對象:熬夜加班族、長期飲酒者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B1、B2、B6、B12 有助於提升能量代謝,減少熬夜造成的疲勞與肝臟負擔。此外,B 群能促進肝臟解毒與脂肪代謝,防止脂肪肝。
👉Life Extension, 生物活性全複合維生素 B,60 粒素食膠囊
✅評分:4.8 (82625則評論)
✅價格:約376元
✅ 適合對象:飲食不健康、熬夜應酬族
五味子(Schisandra)
五味子可增強肝臟抗氧化能力,降低熬夜對肝細胞的損害。它還能提高肝臟解毒酶的活性,幫助排除體內毒素。
👉Nature's Way, 五味子果,1,160 毫克,100 粒全素膠囊(每粒膠囊 580 毫克)
✅評分:4.7 (2,011則評論)
✅價格:約366元
✅ 適合對象:想加強肝臟修復的人
熬夜時如何提神少傷害
如果你沒有其他選擇仍逼不得已要熬夜時,下面是可以提神方法並減少熬夜的危害:
- 利用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精神的興奮劑,除了白天能提神,熬夜時每隔幾小時固定的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以減少熬夜時的精神不濟頭昏欲睡。
-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避免脫水,常起來上廁所也可以讓你保持活動,防止打瞌睡。
- 房間維持亮燈:昏黃的燈光會讓人感到放鬆,減少專注力。整夜開著明亮的燈光,可以維持清醒不會太早感到疲倦。
- 多吃健康食物:睡不夠覺時,你可能會很想吃零食,而一碗熱騰騰的泡麵,更是宵夜的療癒美食。但這些反而造成消化負擔,像吃飽後般的讓人想睡覺。可以改吃高營養價值的健康食物,減少身體負擔及增加飽腹感,如蔬果、堅果、牛奶、燕麥等。
- 嚼口香糖:在你快趴到桌時,嚼口香糖能提神增加注意力。儘量選擇無糖的口香糖可以避免吃進不必要卡路里跟糖分。
- 多活動:即使你需要熬夜專注在工作或書本上,固定休息時起來活動伸展、活動身體,能讓血夜流動起來,保持活力水平。
- 使用氣味來提神:部分的精油香味,如迷迭香、薄荷精油,都是常用來提神的香味,有助於通宵熬夜。另外有趣一件研究,即使不喝咖啡,光是咖啡的香味,也能提高你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 有人一起熬夜更能堅持:學校期未考的前夕,宿舍房間裡總商著熾白的燈光,每個坐位上坐著徹夜不眠考生在討論交流著,當有人一起交流討論時,更容易讓你在夜裡保持清醒的動力跟注意力。而跟同事一起奮鬥的夜晚,在沒完成工作前更讓你死撐著不睡覺,建立起革命的情感。
熬夜怎麼補救
當你熬過的昨晚上的難關後,還需要有效的熬夜補救方法,幫助你減少熬夜帶來的不良影響,從受損的狀態中恢復正常睡眠
1. 提高睡眠質量
雖然熬夜可能無法避免,但在休息的時候確保充足的睡眠質量至關重要。選擇一個舒適的床墊和枕頭,保持寢室的安靜、黑暗和適當的溫度。此外,避免在臨睡前使用電子產品,以免藍光干擾您的睡眠。
2.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熬夜可能會導致身體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確保每天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B、C、E、鈣、鎂和鋅等。這些營養素對維持身體健康和促進身體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3. 漸進式調整作息
想要從熬夜狀態調整回正常作息,關鍵在於漸進式調整。建議每天提早睡十五到三十分鐘,讓身體慢慢適應,而不是一次強迫自己早睡,這樣反而容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意全無。此外,睡前應避免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減少藍光對大腦的刺激,讓身體能夠自然進入放鬆狀態,提高入睡效率。
4.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熬夜容易導致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選擇健康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全穀類和優質蛋白質。避免食用過多高熱量、高脂肪和高鹽食物。此外,熬夜前先適當喝水可以幫助身體排毒和緩解疲勞。
5. 保持運動
運動是緩解熬夜帶來的不良影響的一個有效方法。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或游泳等,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並幫助緩解熬夜帶來的疲勞感。
6. 抓緊時間小憩
熬夜過後,許多人會想透過補眠來彌補睡眠不足,但補眠並不是睡越多越好。午睡是最有效的補眠方式,但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十分鐘到二十分鐘之間,這樣可以提升下午的專注力,又不會影響晚上入睡。如果熬夜過度,當天可以適度增加睡眠時間,但白天睡太久反而會讓夜晚更難入睡,導致作息持續混亂。
7. 學會放鬆和減壓
熬夜可能會導致情緒波動和壓力增加。學會進行深呼吸練習、瑜伽或冥想等放鬆技巧,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同時保持心理平衡。
8. 避免過度依賴咖啡因
雖然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腦,但過度依賴咖啡因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儘量減少咖啡、茶和含有咖啡因的飲料的攝取,以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9. 適時補充營養
在營養補充方面,熬夜後可以攝取維生素B群來幫助提神與代謝,或者選擇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例如香蕉、奇異果和堅果,來幫助身體更快進入睡眠狀態。
熬夜確實對身體健康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雖然熬夜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長期熬夜無疑會加大患病風險,進而影響壽命。要想遠離熬夜帶來的危害,我們必須認識到其後果,並積極採取補救措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同時保持積極的心態,是維護身體健康的關鍵。
▶▶▶昨天熬的夜,今晚要早點睡來補眠
其他人也看了: